导语
广东汇利兴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,自设工业园总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,是一家专业生产高端智能装备,自动化设备系统集成的厂家,企业荣誉资质: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国家4A标良企业,广东省院士企业工作站,东莞市后备上市企业,lSO9001:2008认证企业,五家高校校企合作单位;公司配备了现代化设施, 集科研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及服务为一体,具有雄厚的设计、研发、生产加工能力的企业。汇利兴现已发展成为强大实力的企业,分别在江苏,重庆,深圳设有分厂并且2013年10月16日在香港注册。公司正逐步实施品牌化战略, 以高科技产业为发展目标,提高核心竞争力,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,成为中国流水线组装线精工机械的领跑者。汇利兴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球,并以“创中国自动化设备一流品牌”为目标,秉承“用情做人,用心做事”的企业精神,在机械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,公司产品不但出口东南亚、越南、泰国,得到国外客户的好评。广东汇利兴精工科技董事长钟辉,现在是国家注册高级品牌管理师、创业咨询师、东莞市著名企业家、创业家,工商联执委,香港国际经贸合作协会会董,东莞市江西商会常务副会长兼东莞市江西商会党支部书记,同时还是虎门圣贤国学馆名誉馆长、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等十余个商会协会担任要职。
东商访谈:广东汇利兴在什么时候接触互联网,接触阿里巴巴平台已经有10年以上?现在企业发展壮大,对未来有什么发展规划吗?
钟辉:2006年的时候已经全网营销,包括百度关键词、百度问答,阿里巴巴有十二年了,我们在人才储备下了不少功夫,特别是电商方面。一是我们企业不是赢在起点,是赢在转折点。创业初期时做自动化的配件,当时这个行业没什么人去做,是空白的,但是我敢于去做。正因如此,我们建立了一些行业的信心,2004年就建网站,2006年做网络宣传,这个转折点我们把握好了。二是让企业插上电商的翅膀。还有我们的企业战略,企业在全国的重要工业地区都有布局,接近十家分公司,全是自营的,并且每个分公司都有电商业务。三是包括现在的转折,汇利兴集团正筹备上市。新三板是阶段性的目标,我想未来可以转板,因为我们具备这样的资质。我跟我们的团队讲,这是很好的转折,互联网帮我们企业插上了翅膀,如果我们这次能通过金融杠杆插上翅膀,可以飞得更高更远。
做一个企业有三资:第一资金,第二资讯,第三资源。很多企业早期都是停留在资金和资讯上面,资源包括很多。我们做一个企业光靠一样业务太扁平和单一了。比如,企业上市过程当中,银行的、政府的、科技的等等,不同的资源,很多人会支持我们。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和企业是相同的,表达的是你能和多少人发生更好的、资源整合的关系。我们把企业做规范,走上市的路线,也是把企业做大做强。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比较有前瞻以及战略规划定位,个人觉得在这个版块做得比较好。虽然每个转折都有阵痛,会有老干部不理解,但是一路走过来,我们企业还真是顺风顺水,因为企业每年的增长率是30%~40%,现在大环境下保持这样的增长率真的不容易。
在2008年金融危机,大批厂倒下的时候,我们逆势而行,新建厂房。就像现在把企业做规范走上市路线,比喻为长征的路程,虽然会有困难,但是一定会看到胜利的曙光。在我看来一个企业的成功有几点:软硬兼施,内外兼修,虚实结合。软的方面我们是国家高新企业,有三、四十项专利。虚的方面就是围绕文化方面。文化在我看来,不单是挂墙壁纸,更重要是化,落地贯切落实。在企业新建的厂房就有提出我们新的价值观:做受尊敬的人,造受尊敬的产品,办受尊敬的企业,建受尊敬的平台。一个企业不是说就老板赚钱,一定要带领更多人共同致富。在2013年,召集公司的高管众筹成立了分公司,我们企业的高管,除了高薪同样享受分公司福利。这就是建平台的作用。
东商访谈:请问您在创业前从事过什么样的行业?为以后的创业打下怎样的基础?
钟辉:我是1994年来到东莞,与同年代的人有相似经历。颠沛流离,辗转很多个厂,有泡棉、玩具、电子等行业。最终在1997年遇到了一个伯乐,在一家台资企业任采购部门主管,是一个机械厂。我不管在哪个行业都很用心,很善于挖掘岗位上的要领。一个人的资历代表过去,能力代表现在,学习力代表未来。我做过人事ISO专员,当时拼命去人力资源机构学这方面的知识,在做采购时,出个货柜的算法都掌握得清清楚楚。那时已是一个白领,但也很有危机意识,假如老板一下子不要我了,我还能干什么。那我就去车间学电焊,有一技傍身,就是有这种学习的心。那时是需方市场,每个人求职工作是比较难的。1999年底,我就开始筹备,2000年初就创办自己的公司。虽然我离开了这个公司,不知道别人,我们也不算是成功,只是点滴的一点,但是人因感恩而成功。对于以前的老板,曾经是我们的伯乐也给予过支持,做人要有职业操守和本分。
我们说,所有的世界上的幸福都相同的,所有世界上的不幸福都有各自不幸。那个年代求职、为了求生存,坦白讲我们都很努力。那时候跑业务,很多厂都养狗的,我曾经被狗赶出厂外,公文包都丢了,落荒而逃.。(笑)
这也是人生很难得的经历。现今和公司干部讲,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谱上,要有危机意识。现在刚好是上市阶段,我说我们现在有比当年创业、打工时难吗?都没有。那么我们必须要有创业的激情和年轻时的梦想。我们现在可能都不愁生活,但是为什么要上市,因为人因梦想而强大。一个人不能一辈子浑浑噩噩就过去了,总得做点有价值的事情。一个人的成功,能赚多少钱不是真正的成功,能帮到多少人成功致富才是真正的成功。我们不仅要办受尊敬的企业,还要办受尊敬的平台。我们做实业出身的,不玩虚的,就是要让大家赚到钱,做让大家有未来的平台。这是我个人的切身当下的感受。
东商访谈:汇利兴集团成立至今,现在全国都有布局,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障碍?当时是如何解决的?
钟辉:世界上出现的任何问题,都有合理的解决方法。出现问题的时候,我就跟我们团队讲,两个原因:一个是能力,一个是态度。
2006年,正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时候,行业的利润还是比较高的,我遇到了很多企业家都会遇到的情况,就是一直重视培养的人离开了自己和企业。这对企业军心有阶段性影响。商场如战场,正面去面对竞争的时候,我们战略上可以睥睨天下或者小瞧对手,但是战术要重视对手。当时会有不理解,但是后来想到当企业发展壮大的时候,这种离开也是正常的,就像企业换血一样。没办法,这个时代的变化都源自于现代人比较物质急功近利。
后来痛定思痛,总结了三句话:一个企业在正常发展状态下要维稳,第一要提防你的助手变成你的对手,第二要提防你搭建的平台变成你跟别人的擂台,第三更要提防你的心腹变成心腹大患。因为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,如果正面去竞争,市场是有很有规则促成的,作为一个企业就要有危机公关能力。当然,塞翁失马焉知非福,当平台做得足够大的时候,我们可以给现在企业员工许诺更多。任何事物无所谓对与错,想开了会豁然开朗。
所以在以后的企业管理,在激励机制、众筹模式上,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。做企业就是做一个平台,原来企业小如脸盆,稍微有点水晒出来了,会看到会心慌;若是一条大湖,人正常的流动可以忽略,我们心中有力量,格局心胸都不一样了。
经历过这种风波以后,对企业管理包括我自己,也在慢慢改变。管理的核心是管一个字“在”,人在一起的时候不是团队,心在一起才是团队。管理有几个阶段,“人管人,制度管人,文化管人”,文化是管心的。为什么很多宗教、军队那么有凝聚力,就是要把心管理好。企业文化要传承的。
东商访谈: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,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,您是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,“孝道”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体现,“礼孝金”是怎样的形式?初衷是什么?
钟辉:文化的化比文更重要,重要的是如何去落地。我们企业运用文化打造成,一个家庭,一所学校,一支军队,大家互相学习。我们有核心的三道文化:孝道,商道,人道。让现在的人低下高贵的头是很难的,但是我们每天早上开会都向三道三鞠躬,雷打不动。
百善孝为先,我们把干部的父母也作为我们的家人,父母把我们养育长大不容易,每天向孝道鞠躬,想想父母的养育之恩。商道,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,厂房、工衣、利润等都是来自于客户。人道,就是自己是怎样的状态。我们团队里面若有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的人,那就不敢用,为什么?因为你连自己父母都不孝,能对老板忠诚吗?能与同事关系处理好吗?
那这文化提出来以后,如何去贯彻呢? 2007年,年底加工资,几百元。那就想,光加给员工可能就做月光族。那就要求汇给他们的父母,而且必须要父母的银行卡,否则,就累积到年底。每个月帮你去尽孝。不管家庭条件富或穷,父母都会很高兴,心里感到慰藉,每个月准时有几百块,是自己孩子的钱,感到自豪。
企业每年中秋节,都会给父母寄月饼写感谢信。今年就送收音机,连卡里的音乐都准备好了,老人家可以随身带,跳广场舞也方便。今年买了两百份。其实我们的文化不单是理论,更注重“化”,有些人和家里关系不好,通过点点滴滴,可能会变得融洽。生日的时候,会发短信给他的父母,感谢他们培养了这么好的孩子,他们会感到欣慰。
东商访谈:企业文化如何和传统文化融合,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?对文化建设有何价值?
钟辉:我们中国在这三十年发展的过程中,虽然获得了很多,但是也丢掉了很多。有一句经典的话:国门越开越大,心门越关越紧。不愿意与人交流,其实就是把传统文化丢掉了,记得我们小时候,在村口的小店里,大家在门口乘凉,邻里关系其乐融融。现在大门一关,各玩各的,人类是群居动物,所以这种情况对人类也是不好的。
从我们这代人来讲,政府确实也做了很多贡献,99%的老百姓都比二十年前富足了。是中国人类历史上最幸福的一个时代,如果我们现在感到不幸福,那就是心出了问题。为什么我们倡导传统文化,因为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小团体。我们提倡快乐工作,幸福生活,其实也是传统文化浓缩出来的。我浓缩了三脸文化:第一是对同事笑脸,第二是对错误要红脸,第三是对浪费、损失要黑脸。表情能决定你的工作态度。
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很泛的概念。现在的人工作比我们那代人幸福很多,有五天工作制、节假日双薪,生日会。有个细节我讲讲,那个时候有一个晚上,台湾籍股东之一王总来莞,见到了在加班整理资料的我,在我肩膀上轻拍了两下,勉励我说,小钟加油,那时呵浑身都是劲,就连加班也精神抖擞的,下班卡都不打不愿算上加班钟。仅仅是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,而且鼓足了劲做好岗位责任,如果换作现在,你把下属的肩膀拍烂了,也不见得能有什么成效。
所以说,人无论是做公益还是管理,得把三尺之内的事情做好。比如我做企业,那就把传统文化相对的贯彻,正能量引导,我常和干部分享说人有得,必须有四个德:个人品德,家庭美德,职业道德,社会公德,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好的品德在企业里、平常生活中都贯彻,那就民族复兴了,国家和政府都应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,这是我们民族的魂。
就如,教育的“教”,一定是先写有孝,顺序再有其他文化理论内容,上行下效,《弟子规》讲得就是孝。传统文化不是形而上的东西,其实我们企业就在做传统文化,可以教员工遵循企业的行为准则,下班回家就要对父母有敬爱之心。文化是靠传承的。
东商访谈:现在政府和市场都推进了,自动化设备大举进入工厂,实现“机器换人”的技术改造,中国工人何去何从?您怎么看?
钟辉:中国的工厂虽然说机器化了,但还没有到那个程度,前几年出现的用工荒,倒逼了我们的政府和企业,要用自动化的设备来减员和增效。不仅是政府提倡,企业也在用自动化的设备来提高效率,一个企业的发展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,政治的春风政策对我们企业发展是很大帮助的。我们想借着春风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稳,飞得更高。
对未来的冲击有哪些?我们不在宏观里讲,有些行业始终无法替代人力。所有三来一补行业,几乎都外迁东南亚了。恶劣的工作环境,高污染,高噪音等的环节肯定用机器人代替,我们做自动化的设备,就稍微把人精简了一些。如何减员增效,这条生产线原本要200个人,但是通过自动化设备就可以50人,但是很多岗位不可能完全自动化,因为成本高。那省下来的人干什么,我们国家有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。当然,不是任何一件事情,想去创业就可以去的,90%创业的大学生都是失败告终的,光有创业的激情没有用,有资金也没有用,得有资讯、资源、还得懂管理和流程方法。很多东西无法替代人力,人的四肢是最智能的。单一重复的岗位,可以用自动化。
东商访谈:当时是怎么想到做网络营销?
钟辉:坦白讲,我对电脑并不是很熟悉,但并不代表我不知道它重要。第一是我们的企业顾问,就是我的妻子,思想比较前瞻。第二,我爱学习,掌握最前沿的知识。因为不去了解,坐井观天,夜郎自大,井底之蛙的时候,就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,那是不行的。不爱学习的话,在发展当中就落伍了。
其实这几年为什么可以快速稳健发展,我们每一步的转折点都掌握好。企业跟人一样有寿命的,把企业比作人的时候,为什么中国的百年企业那么少,就是因为没有好的营养去培养它。
面对客户端,供应商端的,自身的管理,以及面临互联网的冲击。在2006年的时候,我们就在做百度关键词,后来去学习别人理念,记得我们单仁老师常讲的,一是未来不讲电子商务,就无商可务。二是你现在错过电子商务,错过的不是订单,是一个时代。人有两个年龄,一个是生理年龄,一个是心理年龄,虽然我们已经年近不惑,但是我们心理年龄必须保持年轻,要有年轻的状态,还有梦想,还得保持学习心。吸收别人好的东西来武装自己。很多人投资房地产和酒店,那我们投资大脑也很重要。无论是企业或个人,都要去经营。
东商访谈:东莞前几年有很多模具、电子专业的毕业生,很多都已不愿意在工厂从低做起,您认为这方面专业的人员,该如何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?
钟辉:现在的年轻人是迷失的一代人,而且是好高骛远的一代,当然也是时代造成的。每个人都想当老板,都想钱多事少离家近。其实这个年代是要多赚钱,不管是谁,只要出社会都会想办法赚钱。但年轻人更要想办法让自己值钱,那就要学习,就要从底层做起。
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生一年要换几个工作,除了地域家境的原因,还有一个大环境。这个世界上所有存在都合理,无所谓对与错。他们想去不同的企业学习,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,也有自己的出发点。但是从职业规划上讲是不可取的。蜻蜓点水那样,哪里都学不到东西。除了大环境的因素,从社会发展的角度,这不是好现象,一定要想办法纠偏。
企业培养新人也需要成本。以往学手艺,学生是要交学费给师傅的。拜师学艺,一日为师终生为父,过礼过节也要送点礼品。像我们企业,每年每月都会有迎新大会,我会给礼物新员工,里面夹一封信,文章“别人付薪,我学本事”。让他们知道不光是来赚钱的,是来学本事让自己值钱,自己有价值了才更容易赚钱。也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,值钱比赚钱更重要!
东商访谈:您当时创业也是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人脉,您认为创业成功,最关键的是什么?
钟辉:该怎样去定位“成功”这个词?很多大学生想去创业,但是影响成功的因素有许多。我们都讲天时地利人和,各有因素。因为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,人是最核心的。第一,有没有找到资讯。第二,有没有创业的激情和梦想、设定好的目标、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的处理能力、有没有掌握成功的几个要素。这些都跟关键,缺一不可。不可能说我有这个,但没有资金也不行,拥有资金天天睡懒觉也不行。任何工作,我觉得是水到渠成的,这个”成”,就是成功的成。谁都想摘天上的星星,但是也不能太好高骛远。我个人觉得国家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持,出发点是好的,但是疏导的过程中有失偏颇,诱导了很多人,让很多人走歪路。什么都没经历过就去创业,资讯、客户从何来。所有的创业都离不开勤人补拙,一勤遮三丑,可以扑捉到很多东西,甚至天资的原因。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。
我们企业不提这个概念,但也在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,任何事情都先知先觉,这就是我为什么提出众筹的原因,就是让大家在我们这个平台一起发展。有一句是,职业经理人时代已经过去了,事业合伙人时代已经诞生。公司内部众筹成立分公司,大家一起来玩,比自己出去创业更好。所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概念有待商榷。个人再补充一个创新观念,眼下年轻人一个非常好玩的词,“颜值”,很贴切有趣,对于企业,我认为,也需要“颜值”,我们也可以把企业形象梳妆打扮好,内部管理好,未来规划好,做到秀外慧中,做到慧质兰心,就是把企业颜值做高的过程。这是我的一个梦想,我想,我也会因这个梦想,让自己变伟大!
了解更多精彩内容:
广东汇利兴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huilixing.net